自疫情全面放开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紧紧围绕“保健康、防重症”工作目标,持续推进“五个到位”,为科学、精准做好农村疫情防控工作保驾护航。
2月9日上午,河池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宜州胜利开幕。来自全市各行各业、各条战线的360多名人大代表,肩负人民信任和重托,满怀信心汇聚一堂,认真听取市政府、市人大常委会、市“两院”工作报告,精心谋划、建言献策,奋力推动“六新河池”建设,为全面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贡献河池力量。
记者从河池市宜州区委宣传部获悉,在被疫情打断3年之后,该区的三大传统民俗节庆活动之一 ——龙头乡“龙头节”活动即将于2023年2月21日(农历葵卯兔年二月初二)盛大重启!春龙抬首,鸿运当头,到时记得带上你的亲朋好友,一起去沾沾龙气、行龙运吧。
2月2日至3日,在元宵节到来之际,大化瑶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化瑶族自治县图书馆、广西师范大学小青蛙“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大化县城区联合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童心映民俗研学暨“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教育活动,寓教于乐,促进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近年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以开展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攻坚年行动为契机,通过全面提升村级活动场所、全面保障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全面提高村干部经济政治待遇等“三个全面”的措施,持续发力,打出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组合拳”,切实提升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引导广大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一线履职尽责、奋力有为。
2月3日, 河池市金城江区组织务工人员来到开发区开展“点对点”送工活动,实地参观南宁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广西东盟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广西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状况和福利待遇,感受生活环境、品尝工作餐,有求职意向的人员随即进行现场面试并签约入职。
2月3日上午,贵南高铁广西段顺利完成铺轨,比原计划提前13天,为确保贵南高铁全线今年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据悉,自2022年以来,宜州区各乡镇已实现“积分超市”全覆盖,同时不断完善积分兑换模式,除主要村镇外,也在部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设立,激发了广大村民积极参与乡风文明建设和基层治理的活力,真正让乡村治理“有分值”,让移风易俗“有价值”,让村民积分“有增值”。
2月1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在大化汽车站举行劳动力赴粤务工“点对点”免费输送欢仪式,把外出务工人员从家门送到厂门,打通就业出行“最后一公里”,提供优质的就业服务。
2月1日,大化瑶族自治县在达吽小镇举行2023年“春风行动”暨东西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搭建交流平台,提供用工信息,促进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稳岗就业。
”付琼耀说,目前广西自然博物馆陈列有部分珊瑚化石,但面积并没有村民发现的这块珊瑚化石大。
近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明伦镇吉祥村吉祥屯的群众在当地一山脚下做农活的时候,发现一处疑似古羊角化石群,消息传开后,顿时在当地炸开了锅,周边好奇的群众纷纷前来观看。
“咔嚓、咔嚓……”1月30日,笔者在广西嘉联丝绸股份有限公司缫丝车间看到,机器隆隆作响,各条生产线快速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专注工作。河池·宜州工业园区各企业纷纷铆足干劲抓订单、开足马力忙生产,各生产车间一派繁忙景象,奋力冲刺一季度“开门红”。
近一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大力开展干部队伍作风大查摆大整治活动,通过科学谋划,精准发力,依托线上线下、家校共创和内查外督等方式,打出了一套正风肃纪组合拳,对干部作风进行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大整治、大洗礼,全力祛除“八弊”顽疾,达到提振精神、强化担当、激发干劲的效果,在全县上下掀起一股干事创业的热潮。
春风十万里,服务暖人心。春节假期刚过,为保障企业用工需求,帮助群众稳定就业,连日来,河池市各县(区)接连举办“2023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通过线上、线下同步发力,铆足干劲促就业,将工作岗位“送上门”,让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者、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单位实现“双向选择”。
据该区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统计,这个春节假期,宜州累计接待游客37.05万人次,同比增长17.21%;实现旅游消费2.17亿元,同比增长14.9%。
1月28日,大化瑶族自治县首批481名农民工分别乘坐10辆“点到点”免费专车前往广东省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地市务工或返岗复工。
1月28日,河池市宜州区363名外出务工人员带着对新一年的憧憬,乘坐首批“点对点”免费输送大巴车,踏上赴粤务工之路。
春节期间,每天前往河池金城江机场登高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成为节日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游客在机场候机厅前广场游览。游客在紫云顶观景台休息和赏景。都安瑶族自治县的谭福耀听朋友说,机场周边种有油菜花、格桑花,就带着一家11口人赶来机场游玩。“虽然没有看到‘花海’
1月25日,大年初四,大家都还沉浸在春节过年喜庆热闹的氛围当中,然而一场与生命赛跑的紧急救援行动正在河池市大化瑶族自治县上演。